为落实“五育并举”育人要求,切实做好新学期开学教育,根据天津市教育两委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开学季”相关课程。
观看《信仰的力量》有感
马克思硕2101班 张宁
观看天津市思政课电视节目《信仰的力量》让我感触极深,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天津大学程斯宇教授讲的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他通过讲授历史故事阐释了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就要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当做一个重要的问题。他还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和战士们巨大的付出。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一方面要记住他们不畏曲折、艰难和死亡而奋进的历史。另一方面还要把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传统继承下来,走好每一个人今天的长征路。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我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研究生,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也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其发扬下去,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马克思硕2001班 范琪琦
在观看《信仰的力量》之后,我深感体会到通过思政党史课,再现党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百年初心的历久弥坚,广大师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之所以能开辟伟大事业,深层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与时俱进。作为新时代青年,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永葆初心才能更加自觉,奋发有为才能勇担使命;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在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当今时代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未来前行的路上,一定不负党的重托,不服人民的希望,继承好党的光荣传统,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担当作为、艰苦奋斗、敢闯敢拼,一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马克思硕2001班 卢飞
我在看完信仰的力量公开课之后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是党领导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新型军队。红军战士不是被雇佣来的,更不是被拉壮丁拉来的,是主动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之中的。他们不怕跨越万水千山、不怕经历九死一生,愿意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特别是广大工农群众的生存境遇而战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信仰在支撑着他们。正如斯诺所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我们需要筑牢信仰之基,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信仰贯穿于生活,真正做到不忘初心, 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马克思硕2101班 李嬿婷《信仰》
新学期伊始,我观看了《信仰的力量》,让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金雪飞老师从1921年红船精神讲起,梳理了党百年发展历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金老师提到的“一元领导”,明确了只有形成一元领导,我们党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事实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在万众一心的集体进取中迸发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难辉煌;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独立自主到自力更生,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信仰的力量引领一个伟大的民族持续实现复兴的梦想。
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时刻谨记祖辈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才得以换来今日的安宁,而且要自觉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信仰是一种行为,它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让我们向那些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践行我们的信仰,为祖国更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信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燃熄灭的灯;信仰是灯,照亮夜行的路;信仰是路,引我们走向黎明。相信马院学子们定会坚定自己的信仰,不断开拓前进,锐意进取,争做“四有”青年,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