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华,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概论课”分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理论)人才,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三十多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择优资助团队负责人,天津市首批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等各类项目几十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论著十几部。获天津市人民政府奖7项,其中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主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Email:kyc333@126.com
教育经历:
2006-09至2010-06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博士
2003-09至2005-06 韩国大佛大学教育管理系 硕士
1981-09 至 1985-07 南开大学哲学系 本科
主要获奖情况:
1. 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部级, 2018;
2. 天津市第十二届社科成果一等奖,省部级,2010;
3. 天津市第十五届社科成果二等奖,省部级,2018;
4. 天津市第十届社科成果二等奖,省部级,2006;
5.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成果三等奖,省部级,2008;
6. 天津市第十届社科成果三等奖,省部级,2006;
7. 天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省部级,2011;
8. 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理论)人才,省部级,2014;
9. 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部级,2018;
10.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省部级,2018 ;
11.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三等奖,省部级,2017;
12.中国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奖,省部级,2017;
13.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
14.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成果一等奖,2018;
15.天津市第十三届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15;
16.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 2014;
17.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13;
18.中国香港桑麻奖教金,2008;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成长机制和对策研究》,2013;
2. 教育部社科研究专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办法研究》2015;
3.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2014;
4.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文集》,2015;
5.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立和完善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研究》,2013;
6.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智慧天津建设与网络舆情研究》,2011;
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图画中国精神》,2009;
8.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005;
9.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2003
10.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天津市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研究》,2008;
11.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提升产学研创新联盟创新绩效的激励与保障措施研究》,2011;
12.天津市教委项目《天津市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策法规研究》,2009;
13.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天津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战略研究》,2016;
14.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2011;
15.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群众文化需求及发展状况研究》,2008;
16.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市内六区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2007;
17.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019;
18.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农业现代化与农耕文化研究》,2018;
19.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京津冀区域文化整合机制研究》,2016;
20.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滨海新区项目《关于吸引科技总部落户滨海新区的对策研究》,2011;
21.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13;
22.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2016;
23.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2015;
24.宁波甬籍教育家研究计划项目《论杨贤江的中国现代教育理论体系》,2012。
代表性论著:
1. 《杨贤江纪念画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2.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文集》(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
3. 《杨贤江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5. 《学习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6. 《感动工大》(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7. 《工大的声音》(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8. 《新编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9. 《中外教育简史》(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
10.《村官实务小百科》(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11.《图话中国精神》(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2.《新编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手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3.《泮湖论丛》(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14.《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副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副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教育经济与管理》(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代表性论文:
1.《“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2020-04;
2.《提升战“疫”思政课实效性》,天津日报,2020-03;
3.《高校思政课“四化一中心”实践教学的建构与实践》,人民网,2019-09;
4.《高校思政课要加强质量自觉》,中国高等教育,2018-08;
5.《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好阐释好贯彻好》,天津日报(理论版),2018-05;
6.《派生主体视域下高校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中国共产党早期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2017-11;
7.《构建高校思政课“四维”考试考核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17-02;
8.《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天津日报,2016-12;
9.《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探析》,天中学刊,2016-10;
10.《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理论导刊,2016-10;
11.《依托高校“中国梦”文化教育引导个体民族感重建》,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6;
12.《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14-11;
13.《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中华文化论坛,2014-03;
14.《关于推进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学术文库,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15.《试论执政环境与执政理念的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9;
16.《文化工业批判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文化品质的回归》,新闻界,2007-01;
17.《试论执政环境与执政理念的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9;
18.《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及环节》,15
19.《“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04;
20.《发达国家怎样实施终身教育》,求知,2005-08;
21.《关于中国传统师德的批判与继承》,道德与文明,2001-06。